top of page

他們以為我在玩,其實我在哭。~幾米  


在遊戲室,玩不是單純的嬉戲,也不企圖以玩樂的興奮去分散或掩蓋孩子的情緒。反之,孩子是透過玩這個安全的媒介,通往內心深處,坦誠地與內在的傷痛相遇,與自己作更深的連結。

*基於保密協議,所有文中提及的人名都是化名。

圖片來自 Doland Zolam

等愛的女孩

 

喚醒愛與接受愛的能力,是遊戲治療的其中一項任務。

 

小芯,一個的孤僻寡言八歲小女孩。

 

她沒有一般同齡孩子的活潑與好奇,好像對很多事情都不太在乎;這亦是她轉介到遊戲治療的原因: 經常愁眉苦臉,提不起勁,不想參與所有的活動,經常鬧情緒,對很多事物都失去興趣,對弟妹充滿了敵意。

 

父母在數年前離異,媽媽搬走了,現在每星期跟小孩見面一天。

 

小芯從不向人提及父母分開的事,就連家人也不曾聽過她對此事的感受。

 

還記得小芯第一次來到遊戲室,表現異常平靜,臉上卻掛著絲絲哀愁。

 

在眾多的遊戲媒介中,她特別喜歡美勞跟沙盤;

她每一件作品,都表達著對愛的迷思,很努力想得到愛,卻又徒勞無功。 

 

一個又一個關於愛的作品,表達出一次又一次對愛的失望;

一個又一個關於自我定位的遊戲,仿佛訴說著害怕沒人愛的恐懼。

 

父母的離異,原來幾年來一直困擾著她,儘管事實並非如此,但對小芯來說,這是被丟下的經歷,她認定是因為自己不夠好,她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羞恥感。

 

受了傷的小朋友,總誤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;無論大人怎樣的解釋,他們也不敢盡信;

直至,他們慢慢地釋放心中的痛,修復好自我價值,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愛。

 

從前,小芯的內心就猶如接收器受到訊號干擾,再多愛的訊息也只成了雜音,就算很多人愛錫小芯,她也未必感受得到,只因她一直被過往的經驗干擾她的接收能力。

 

今天,她一步一步理清這些干擾,確立了自己的價值,她不再需要鬼鬼祟祟地試探別人的反應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也掌握自己對愛的選擇,不再憎恨弟妹,不再等待沒有回應的愛,反而,她選擇勇敢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,與親人及朋友也更親近。

 

她在遊戲的主題,再不是討愛的無奈,而是在群體中的快樂互動。

 

偏差的行為減少了,情緒平穩了,連人也活起來了,看到她與朋友為伍,在走廊跑跑笑笑,就是對遊戲治療最好的回報。

圖片來自: theosophynexus.com

自主步伐

 

 

仁仔,一個既孝順又懂事的孩子,從來,他都努力做好自己,不想令家人失望。

 

仁仔習慣要求自己如同火車一樣;要精準、要有效率、要有秩序與規律,總之就是要分毫不差到達終站。

 

升了小三,火車有點趕不上進度,仁仔的成績開始有點落後,明明已經很努力,卻仍然吃力,對於仁仔來說,無疑是個打擊,這讓仁仔認定自己無用。

 

無論仁仔如何勤力,他都覺得自己不夠好,一心急,他就做不到,一做不到,他就更焦急。

 

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對自己不合理的嚴苛,做不好就嚴厲地責怪自己;耗盡全力打擊自己,最後,他終於被自己的挫敗感打倒,喪失鬥志。

 

當然,對自己有要求是好事,但如果要求高到令到自己透不過氣,就弄巧反拙。

 

只看見自己的不足,令仁仔卡在「我很沒用」的境地。

 

在治療的過程中,仁仔透過遊戲安全地把深深的挫敗與及對自己的憤怒逐步釋放出來。理清了困擾的情緒,他有了新的空間去探索其他的節奏與可能性,更在遊戲中探索不同速度的力量,體驗彈性的樂趣。

 

仁仔對時間、對自己有了新的洞見。

 

他明白到自己有時可以是火車,有時可以是電車,有時更可以是小船,他容許自己以不同的速度到達目的地,更不忘欣賞沿途風景。

 

仁仔回復本色,他依然喜歡挑戰自己,而且能夠在過程中看見自己勇敢嘗試的意願與努力,也容許自己失敗,並在失敗後重新來過。

 

現在,他對自己有更大的接納,更多的彈性,容許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,自己的主人。

bottom of page